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世说新语原文注释翻译点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世说新语原文注释翻译点评,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1 00:58:00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世说新语原文注释翻译点评】《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具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内容多为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轶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士人精神。其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一章,虽篇幅不长,却生动展现了兄弟二人年少时的才思与风度,颇具启发意义。

一、原文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魏文帝闻之,赐之食。既食,帝问曰:“卿何以得此?”对曰:“臣父教之。”帝曰:“朕亦教汝。”又问:“卿何以得此?”对曰:“臣父教之。”帝笑曰:“卿父教汝,朕教汝,皆教也,何以不同?”会曰:“夫教者,非为己,乃为天下也。”帝曰:“善。”

二、注释

- 钟毓、钟会:钟毓是钟繇之子,钟会是其弟,均为魏晋时期的名士。

- 令誉:美好的声誉。

- 魏文帝:即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

- 赐之食:赏赐他们食物。

- “卿何以得此”:你为什么能得到这个美誉?

- “臣父教之”:我的父亲教导我。

- “朕亦教汝”:我也教导你。

- “夫教者,非为己,乃为天下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三、翻译

钟毓和钟会年少时就享有美好的声誉。魏文帝听说后,便召见他们,并赏赐他们食物。吃完后,魏文帝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名声?”钟毓回答:“是因为我的父亲教导我。”魏文帝说:“我也教导过你。”再问:“那你为什么也能得到这个名声?”钟毓再次回答:“是因为我的父亲教导我。”魏文帝笑着说:“我和你父亲都教导了你,为什么结果不同呢?”钟会回答:“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百姓。”魏文帝称赞道:“说得很好。”

四、点评

这段文字虽短,却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它通过钟毓与钟会的对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责任与使命的承担。钟会的回答显示出他超越同龄人的思考深度,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其次,从兄弟二人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虽然两人同样受到父亲的教导,但他们的理解与回应却有所不同。钟毓更注重表面的因果关系,而钟会则触及到了教育的深层意义。这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与其成长环境、个人悟性密切相关。

此外,魏文帝作为一位君主,能够欣赏并认可少年才俊,也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包容。他的提问方式富有启发性,不仅考察了兄弟二人的学识,更是在引导他们思考教育的意义。

五、结语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这一则故事,不仅是对两位少年才俊的赞美,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探讨。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塑造与责任的担当。在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与价值观,这种“为天下而教”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