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 培养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扫路人的平凡与伟大,学习他乐观、坚韧、无私奉献的精神。
-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 理解扫路人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感悟人物背后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
- 学生预习课文,标注重点语句
- 教学卡片、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自然风光的视频,展示天游峰的壮丽景色,引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篇充满温情的文章——《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 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你对“扫路人”有什么初步印象?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
-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天游峰上遇到一位默默工作的扫路人,通过对话了解了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20分钟)
1. 分段精读
- 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扫路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
- 例如:“他穿着一件褪色的蓝布衫,手里握着一把竹扫帚,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2. 小组合作探究
- 学生分组讨论:
- 扫路人有哪些特点?
- 他是如何面对艰苦环境的?
- 他的哪些言行让你感动?
3. 课堂交流分享
-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感受扫路人乐观、坚韧、朴实的性格特征。
第四环节:深度感悟(10分钟)
1. 情感升华
- 教师提问:“你认为扫路人身上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思考“平凡中的伟大”。
2. 拓展延伸
- 展示其他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如清洁工、交警、教师等),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敬意。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扫路人的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写下一句自己的感悟,如:“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心。”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2分钟)
-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身边的“扫路人”》,要求结合身边人或事,写出他们的精神品质。
六、板书设计:
```
《天游峰的扫路人》
┌───────────────┐
│ 人物形象:乐观、坚韧、朴实 │
├───────────────┤
│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 │
├───────────────┤
│ 主题思想:平凡中的伟大 │
└───────────────┘
```
七、教学反思(课后补充):
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普通人,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赏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