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5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活动名称:
《快乐的5的加减法》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中理解“5”的加减法含义,初步掌握5以内的加减运算。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数字卡片(1-5)、实物教具(如小球、积木、水果模型等)
2. 学具: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包括数字卡、算式卡、操作板等)
3. 教学课件或图片(用于情境导入)
4. 简单的加减法练习纸
四、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来引入主题:“今天,小兔子要去果园摘果子,它一共要摘5个苹果。它先摘了2个,然后又摘了3个,你知道它一共摘了多少个吗?”
引导幼儿思考,并用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概念。
2. 探索与操作(15分钟)
- 操作一:摆一摆,说一说
幼儿使用操作材料,将不同的物品分成两组,尝试说出每组的数量,并组合起来得出总数。例如:把3个积木和2个积木放在一起,问:“3+2=?”
- 操作二:找朋友
教师出示一些加法算式卡片(如:1+4=5),让幼儿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并摆出相应的数量,进一步巩固对加法的理解。
3. 游戏互动(10分钟)
- 游戏一:加减大闯关
教师设置几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一个简单的加减问题,幼儿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如贴纸)。例如:“小猫有5只,走掉了2只,还剩几只?”
- 游戏二:数字跳跳乐
在地板上画出数字轨道,幼儿根据指令跳到相应的位置,如“从3跳到5”,从而感受加法的过程;或者“从5跳到2”,体验减法的含义。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教师分发练习纸,让幼儿独立完成简单的5以内加减法题目。
-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检查,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找数字”游戏,比如在家中找到5个物品,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加减操作,增强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投入到操作和游戏中,大部分幼儿掌握了5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部分幼儿对于“减法”的理解不够清晰,特别是在面对“5-2”这样的算式时,容易混淆减去的数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通过直观教具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幼儿建立清晰的数感。同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可以设计更具个性化的练习内容,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七、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误食教具。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 对于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及时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帮助幼儿掌握了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知识,也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