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作者:流星雨夏雨荷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是宋代词人常用的一种词牌名,其中以姜夔所作的《念奴娇·闹红一舸》尤为著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南宋词坛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将对姜夔的《念奴娇》进行简要赏析,并附上原文与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

一、原词原文

> 念奴娇·闹红一舸

>

> 姜夔

>

>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 兰舟桂楫,泛月清江,风露满身花气。

> 舟上有人,笑语盈盈,如见故人初遇。

> 红妆素裹,尽日相随,不觉春深。

>

> 惆怅久,回首处、烟波万顷,空濛山色如旧。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唯有梦中犹记。

> 可怜此意,无人会得,独倚危楼,望断天涯。

> 江水东流,落日西沉,人生若梦,何须悲喜?

二、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成就斐然,还精通音律,擅长自度曲。姜夔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含蓄,常借景抒情,寄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念奴娇·闹红一舸》便是他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一段昔日的浪漫邂逅。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姜夔词作中常见的“物我两忘”的意境。

三、内容赏析

1.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开篇“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以“闹红”形容盛开的荷花,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美好的氛围。“舟上有人,笑语盈盈,如见故人初遇”,则通过人物的互动,展现出一段温馨的回忆。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 情感真挚,含蓄动人

“惆怅久,回首处、烟波万顷,空濛山色如旧。”这句表达了词人面对眼前景物时的无限感伤。曾经的美好已成过往,眼前的景色虽依旧,却再难寻回那份纯真的感情。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正是姜夔词中最动人的部分。

3. 哲理意味,余韵悠长

结尾“江水东流,落日西沉,人生若梦,何须悲喜?”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不仅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人生的感悟。姜夔在这里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人生如梦,不必过于执着于得失,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四、译文解析

>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 一艘小船在盛开的红花中缓缓前行,记得那时曾与鸳鸯相伴。

> 兰舟桂楫,泛月清江,风露满身花气。

> 轻舟在清澈的江面上荡漾,月光洒落,风中带着花香,沾满衣襟。

> 舟上有人,笑语盈盈,如见故人初遇。

> 船上有女子欢声笑语,仿佛再次遇见旧日的知己。

> 红妆素裹,尽日相随,不觉春深。

> 她穿着素雅的衣裙,陪伴我整整一天,不知不觉春天已深。

> 惆怅久,回首处、烟波万顷,空濛山色如旧。

> 我久久伫立,回头望去,烟波浩渺,山色依旧,却再无当年的欢愉。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唯有梦中犹记。

> 那些风流韵事早已被风雨带走,只有在梦中还能依稀记得。

> 可怜此意,无人会得,独倚危楼,望断天涯。

> 这份深情无人能懂,独自倚靠高楼,遥望远方,心绪难平。

> 江水东流,落日西沉,人生若梦,何须悲喜?

> 江水东流,夕阳西下,人生如梦,何必执着于悲欢离合?

五、结语

姜夔的《念奴娇·闹红一舸》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南宋词人对自然与爱情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深度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如果你也曾在某个黄昏,因一片花影、一阵微风而想起某个人、某段往事,那么这首《念奴娇》或许能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