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先烈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战斗的精神。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深刻含义,感受人物的坚定信念。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的《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什么故事吗?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习兴趣。
2. 深入阅读(15分钟)
组织学生再次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 作者是如何描写手术台上的紧张氛围的?
-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3. 语言品析(10分钟)
选取课文中的典型语句进行分析,如:
“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是救死扶伤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语气、情感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尝试模仿朗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4. 情感升华(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抗战时期医护人员的纪录片片段,或者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艰苦环境。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如果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做?”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5. 巩固练习(5分钟)
布置小练笔任务:以“我心中的阵地”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阵地”这一概念的理解。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术台就是阵地”所体现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布置课后作业:继续阅读课文,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并写下自己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
```
《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二课时
关键词:手术台、阵地、坚守、奉献、英雄
核心句: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感目标: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
五、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增强了情感体验。但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可以设计更多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