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活动名称:有趣的磁铁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磁铁的基本特性,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二、活动准备:
-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磁铁若干
- 铁制物品(如回形针、小铁钉、钥匙等)
- 非铁制物品(如塑料玩具、木块、纸片、布料等)
- 操作记录表(每组一份)
- 教师用展示板或白板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磁铁,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磁铁”。接着提问:“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探索实验(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磁铁和多种物品。让幼儿尝试用磁铁去吸不同的物品,观察哪些可以被吸起来,哪些不能。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记录,可以用图画或贴纸的方式在记录表上表示“能吸”或“不能吸”。
3. 分享与讨论(10分钟)
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将幼儿的发现汇总在展示板上。引导幼儿总结:“磁铁可以吸铁的东西,不能吸其他材料。”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介绍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箱门上的磁铁、磁悬浮列车、指南针等,让幼儿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活动评价:
- 幼儿是否能正确区分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 是否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 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五、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家中有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引,增强亲子互动,同时巩固课堂知识。
六、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将磁铁放入口中。
- 注意安全,避免磁铁之间相互吸引造成夹伤。
-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整理材料,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动手操作,并在实验中发现磁铁的特性。部分幼儿在理解“磁铁只能吸铁”这一概念时存在困难,今后可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直观对比实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