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秋晚登楼望南江》,是其抒发秋日情怀、感叹人生迟暮的代表作之一。诗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深沉思考。
原文: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江静潮初落,林幽鸟未还。
烟波千顷外,风雨一舟间。
欲问归心切,孤帆在远山。
赏析:
首联“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中,“寒更”指的是深夜的寒冷时刻,“晓箭”则象征着黎明将至,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清镜”指明净的镜子,用来映照容颜,而“衰颜”则道出了诗人年岁渐长、面容憔悴的现实。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深刻体悟。
颔联“江静潮初落,林幽鸟未还”,描绘了江水平静、潮水刚刚退去,树林幽深,鸟儿尚未归巢的景象。这里以景写情,借自然之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动与人生的无常。
颈联“烟波千顷外,风雨一舟间”,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空间,展现出广阔无边的湖面和风雨飘摇的一叶扁舟。这种开阔与渺小的对比,强化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渺小感与孤独感,也隐含了他对人生旅途的迷茫与不安。
尾联“欲问归心切,孤帆在远山”,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思乡与归心。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故乡,渴望早日归去。然而,眼前只有孤帆远影,仿佛在提醒他归途遥远、路途艰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秋日黄昏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关于时间、生命与归途的深情吟唱。张九龄以他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意象完美融合,使这首诗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