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逐步成为基层卫生和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为切实加强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摸底排查,建立动态档案
我们高度重视对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全面排查,通过村(社区)网格员、家庭医生团队以及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动,开展多轮次入户走访和信息采集工作,确保做到“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已建立完整的患者基本信息档案,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新,实现动态管理。
(二)分类管理,落实责任到人
针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实行分级管理,对高风险患者实行“一人一策”管理机制,由专人负责跟踪随访,定期评估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
(三)强化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培训,内容涵盖精神疾病识别、应急处理、沟通技巧等方面,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及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四)多方协作,形成管理合力
积极与公安、司法、残联、民政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患者就医、救助、安置等问题,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如部分患者家属配合度不高、个别地区资源配备不足、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精神健康知识,增强群众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
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推动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可持续的管理模式。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对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更多医护人员参与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四)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定期对各村(社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努力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温暖的照护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