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枝上有一蝉,其翼甚薄,清露盈滴,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这篇故事出自《说苑》,讲述了一位吴国大夫通过讲述“螳螂捕蝉”的寓言,成功劝阻了吴王攻打楚国的计划。故事中,蝉、螳螂和黄雀各自追逐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潜在的危险。最终,这位大臣以此比喻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使吴王意识到发动战争的隐患,从而停止了军事行动。
这个故事不仅寓意深刻,还体现了古代中国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警惕隐藏的风险,学会全面考虑问题,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