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鉴赏

2025-05-15 16:43:42

问题描述: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鉴赏,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5 16:43:42

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卖炭老人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不公待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与深度解读。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

有个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的脸被烟熏得又黑又灰,两鬓斑白,十个手指也染上了炭黑。

他卖炭所得的钱是用来买衣服和食物的。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寒冷,这样炭能卖个好价钱。

夜晚城外下了一尺厚的雪,清晨他就赶着装满炭的车子碾过冰冻的车辙。

牛累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很高了,才到达市场南门外,在泥泞中停下休息。

忽然有两人骑马而来,他们是黄衣使者和白衫的小吏。

他们手持公文,声称是奉皇帝之命,掉转车头,吆喝着牛,把炭车拉走。

这一车炭重达千余斤,老翁舍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最后,官差只给了他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就用来抵这车炭的价值。

鉴赏:

白居易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卖炭老人的生活困境。诗中的“卖炭翁”是一个典型的底层劳动者形象,他辛勤工作却依然贫穷,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道出了老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既希望炭能卖个好价钱,又担心天气变暖导致炭价下跌。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官差强取豪夺的行为,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官差仅用几尺布料就将老翁辛苦烧制的整车炭据为己有,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的滥用,也反映了底层百姓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无助与悲哀。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极具感染力。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诗人成功地唤起了读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同时,《卖炭翁》也提醒我们反思历史,思考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

总之,《卖炭翁》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更是对整个唐代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努力追求正义与平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