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平十法的讲解方法
【一年级平十法的讲解方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平十法"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将一个加数拆分成10和另一个数,再与另一个加数相加,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下是关于“一年级平十法的讲解方法”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什么是平十法?
平十法是一种用于解决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10”和一个较小的数,然后先算出“10 + 另一个数”,最后再加上拆分出来的那个小数,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例如:
9 + 6 = ?
可以拆成:
9 = 10 - 1
所以:
10 + 6 = 16
再减去1:
16 - 1 = 15
二、平十法的教学步骤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引入概念 | 用实物或图片展示数字,引导学生认识“10”的重要性。 |
| 2. 拆分数字 | 教会学生如何将一个加数拆成“10 + 另一个数”。例如:8 = 10 - 2;7 = 10 - 3。 |
| 3. 分步计算 | 先算“10 + 另一个加数”,再根据拆分情况调整结果。 |
| 4. 多次练习 |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平十法的使用,如口算、写算式、游戏等。 |
三、适用范围
平十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加法题:
| 加数组合 | 是否适用 | 举例说明 |
| 9 + 5 | 是 | 9 = 10 - 1 → 10 + 5 = 15 → 15 - 1 = 14 |
| 8 + 7 | 是 | 8 = 10 - 2 → 10 + 7 = 17 → 17 - 2 = 15 |
| 7 + 6 | 是 | 7 = 10 - 3 → 10 + 6 = 16 → 16 - 3 = 13 |
| 5 + 5 | 否 | 不需要拆分,直接计算即可 |
四、教学建议
- 直观教学:使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拆分过程。
- 语言引导: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每一步操作,避免使用复杂术语。
- 鼓励表达:让学生自己尝试拆分数字并说出计算过程,增强参与感。
- 逐步提升难度:从简单的9+5开始,逐渐过渡到8+7、7+6等更复杂的题目。
五、总结
平十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还能培养他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时应注重循序渐进、多角度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方法名称 | 平十法 |
| 核心思想 | 将一个加数拆成“10 + 另一个数”,再进行计算 |
| 适用题型 | 20以内进位加法(如9+5、8+7等) |
| 教学步骤 | 引入概念、拆分数字、分步计算、多次练习 |
| 教学建议 | 直观教学、语言引导、鼓励表达、逐步提升难度 |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教师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十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一年级平十法的讲解方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