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始作俑者的意思及成语解释】“始作俑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首先发起某种不良行为或风气的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来指责某人是某种错误做法的开端。
一、成语释义
成语: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意思:
原意是指最早制作殉葬用的陶俑的人,后来引申为第一个做坏事或开创恶劣风气的人。该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带头做出不良行为的人,暗示他们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成语用法与示例
| 用法 | 示例 |
| 用于批评 | 这个不良风气的始作俑者就是他,大家都不愿再和他来往。 |
| 引申义 | 他是公司内部腐败的始作俑者,必须严肃处理。 |
| 贬义色彩 | 不要成为社会问题的始作俑者,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
三、总结
“始作俑者”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但经过历史演变,现在更多地被用于道德评判中。它强调的是率先行动者的责任与影响,尤其在负面行为中,更是对责任人的一种严厉谴责。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始作俑者 |
| 拼音 | shǐ zuò yǒng zhě |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 本义 | 最早制作殉葬陶俑的人 |
| 引申义 | 首先发起不良行为或风气的人 |
| 用法 | 批评、指责、道德评判 |
| 色彩 | 贬义 |
| 示例 | 他是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必须承担后果 |
通过了解“始作俑者”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道德警示。
以上就是【始作俑者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