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鉴赏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
李攀龙
东风昨夜入庭栏,
草色新齐柳色寒。
客里逢君真意气,
樽前对酒更欢颜。
山川不改千年色,
岁月空催两鬓斑。
莫向长安悲久客,
此身犹在故园山。
1. 请简要分析诗中“草色新齐柳色寒”一句的意境与作用。
参考答案:
“草色新齐柳色寒”描绘了初春时节庭院中的景象,青草刚刚发芽,整齐而鲜嫩,而柳枝则仍带着冬日的寒意。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春意初生、寒意未尽的氛围,既点明了时间背景,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同时,“新齐”与“寒”形成对比,表现出春天虽至,但气温尚低,暗含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感慨。
2. 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莫向长安悲久客,此身犹在故园山”两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谢茂秦的劝慰之情。诗人认为,尽管友人长期漂泊在外,身处长安,不应因久居异乡而感到悲伤。因为即使身处远方,只要心中仍有故乡的情怀,精神上便依然归属于故土。诗人借此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坦然接受。诗句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李攀龙诗歌中常见的深沉与含蓄风格。
二、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
题目一:
本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本诗情感真挚,情感层次丰富。开篇写景,以初春之景引出对友人的怀念;中间抒情,表达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与知己难寻的感慨;结尾则转为劝慰,表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全诗由景入情,由情入理,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不失节制,展现了李攀龙诗歌中典型的文人情怀与人生感悟。
题目二:
试分析“山川不改千年色,岁月空催两鬓斑”两句的修辞手法与思想内涵。
参考答案:
这两句运用了对比与拟人手法。“山川不改”是拟人化的表达,赋予山川以恒久不变的特性;“岁月空催”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形象地表现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现实。两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体现出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合李攀龙的创作风格,谈谈你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理解。
参考答案:
李攀龙作为明代“后七子”之一,其诗歌风格注重辞藻华美、意境深远,讲究音律和谐。本诗语言凝练,意象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他追求典雅、重视情感表达的艺术追求。诗中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引出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李攀龙诗歌中常见的文人情怀与历史意识。整体结构严谨,情感起伏自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