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第二单元通常围绕“亲情与成长”这一主题展开,内容涵盖多篇经典散文和诗歌,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家庭情感、人生哲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巩固课堂所学,以下是一份根据部编版教材精心设计的《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适合课后练习或期中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惆怅B. 篮球C. 资源D. 遗憾
2. “我母亲对我的爱,像春风一样温柔。”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B. 比喻C. 夸张D. 排比
3.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
A. 她说:“我们明天去公园吧。”
B. 他问:“你去哪?”
C. 我们到了学校,老师说:“上课了。”
D. 他问我:“你吃过饭了吗?”
4. “父亲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人群之中。”这句话中的“渐渐地”是( )
A. 名词B. 动词C. 副词D. 形容词
5.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朱自清的作品是( )
A. 《背影》B. 《荷塘月色》C. 《春》D. 《朝花夕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散步》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临终前说的话是:“__________。”
3.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帽,穿着黑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形象。
4. 《咏雪》出自《__________》。
5.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话出自冰心的诗作《__________》。
6.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7.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__。
8.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出自李白的《__________》。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____》。
10.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的是__________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
2. 《背影》中,作者为什么特别描写父亲买橘子的场景?
3. 请写出《咏雪》中谢安对“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评价,并说明其理由。
四、阅读理解(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农民,他从不善于表达感情,但他的爱却深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他一夜没睡,一直守在我床边。第二天清晨,他悄悄地把一碗热粥放在我的床头,然后又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房间。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父爱。
1. 文中描写父亲的动作有哪些?(3分)
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爱如山”的理解。(8分)
五、作文(20分)
题目:难忘的亲情
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2. B3. A4. C5. D
二、填空题
1. 莫怀戚
2. 好好儿啊
3. 父亲
4. 世说新语
5. 《繁星》
6. 常建
7. 老舍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 孟子
10. 复习
三、简答题
1. 略
2. 略
3. 略
四、阅读理解
1. 一夜未睡、守在床边、放热粥、轻手轻脚离开。
2.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的感激与怀念。
3. 略
五、作文
略
通过这份试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回顾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建议在考试前进行模拟测试,查漏补缺,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