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洗心亭记》练习及答案解析x-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洗心亭记》练习及答案解析x-,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07:59:10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洗心亭记》练习及答案解析x-】《洗心亭记》是古代一篇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散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该文常被选为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词汇积累以及文章主旨把握。以下是对该篇文言文的练习题与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原文节选(部分)

> 洗心亭者,盖取“洗心”之义也。夫人心有垢,则事多舛;心无垢,则事自顺。故君子居于世,当常洗其心,以明其志,以正其行。此亭之名,非徒饰耳,实有深意焉。

二、练习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盖取“洗心”之义也

(2)夫人心有垢,则事多舛

(3)君子居于世,当常洗其心

(4)此亭之名,非徒饰耳

2. 翻译下列句子。

(1)“心无垢,则事自顺。”

(2)“实有深意焉。”

3. 文中提到“洗心”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4. 文章通过“洗心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参考答案与解析

1. 解释加点字词:

(1)盖取“洗心”之义也

- 盖:表示推测或解释原因,相当于“大概”、“原来是”。

- 取:选取、采用。

- 义:意义、含义。

(2)夫人心有垢,则事多舛

- 垢:污垢、污浊,比喻心灵上的不洁。

- 则:就、那么。

- 舛:错乱、不顺。

(3)君子居于世,当常洗其心

- 君子:有德行的人。

- 当:应当、应该。

- 常:经常、常常。

(4)此亭之名,非徒饰耳

- 非徒:不只是、不仅仅。

- 饰耳:装饰罢了,指只是表面的东西。

2. 翻译句子:

(1)“心无垢,则事自顺。”

- 心灵没有污垢,那么事情自然顺利。

(2)“实有深意焉。”

- 实在是有深刻的含义啊。

3. 文中提到“洗心”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洗心”指的是净化心灵、去除杂念和不良情绪,从而达到明志、正行的目的。作者认为,只有保持心灵的纯净,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4. 文章通过“洗心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通过“洗心亭”这一象征性建筑,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的重视,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作者希望通过“洗心”来提升个人品德,端正行为,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理念。

四、总结与拓展

《洗心亭记》虽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语言凝练,是文言文阅读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坚定。

建议学生在备考时,注重积累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同时,加强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提高整体阅读理解水平。

如需更多类似文言文阅读材料或专项练习题,可继续关注相关学习资料,进一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