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诗词《小重山(middot及昨夜寒蛩不住鸣》)】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深沉。其中,南宋名将岳飞所作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便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思,也寄托了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昨夜寒蛩不住鸣”,开篇一句便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寒蛩,即蟋蟀,在秋夜中发出低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这种声音虽小,却足以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寂寞。岳飞此时身处异乡,或许是在军营之中,又或许是在战乱后的废墟之上,耳边传来的不只是虫鸣,更是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
“梦里繁华如水,醒来空对月。”这一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梦中的繁华,或许是昔日的荣光,或许是故乡的温暖,而醒来后面对的,却是冰冷的现实与无尽的惆怅。月光依旧,人却已非昨日之我,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整首词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感慨。
“红烛泪干,锦书难寄。”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红烛燃尽,泪痕斑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磨;而“锦书难寄”则暗示了作者无法将心中的思念与担忧传达给远方的亲人或战友。这种无奈与无助,正是岳飞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写照。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全词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动人的一句。岳飞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琴声之中,希望能有人懂得他的苦衷,然而现实中却难觅知音。琴弦断裂,无人倾听,这种孤独感令人动容。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时代命运的悲叹。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虽然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岳飞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深刻关注。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背后柔软的一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很少再去细细品味一首古诗,但岳飞的这首《小重山》,依然值得我们用心去读、去感受。它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