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听课记录范文1】时间: 2025年4月5日
地点: 幼儿园大班教室
授课教师: 李老师
听课人: 张老师
课程名称: “认识四季”主题活动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通过观察、游戏和动手操作等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李老师以一首轻快的《四季歌》作为开场,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音乐中逐渐进入状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讲解四季(10分钟)
李老师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四季的变化,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花。她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互动,例如:“春天来了,小草会怎么样?”“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孩子还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季节的感受,比如“春天很暖和,我可以出去玩”。
3. 游戏活动(15分钟)
为了加深幼儿对四季的理解,李老师设计了一个“四季配对”游戏。她准备了四组卡片,分别代表春夏秋冬的典型事物,如“雨伞”对应夏天,“棉衣”对应冬天等。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最快正确配对。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记忆力,还学会了合作与交流。一些平时较为内向的孩子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强的团队意识。
4. 动手操作(10分钟)
接下来是“四季拼贴画”活动。孩子们使用彩纸、胶水等材料,根据自己的想象拼贴出一个季节的画面。有的孩子选择了春天的花园,有的则描绘了冬天的雪景。
李老师在一旁指导,并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创意。许多作品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展现了孩子们对四季的独特理解。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课程结束前,李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四季的特点,并鼓励他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自然变化,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季节。
三、教学亮点
- 互动性强:整个课堂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内容贴近生活:四季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易于理解和接受。
- 注重实践:通过游戏和手工操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四、改进建议
- 可以增加更多感官体验,如让幼儿触摸不同季节的物品,增强直观感受。
- 对于个别理解较慢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更多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孩子都能跟上节奏。
五、个人反思
本次听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儿教育应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李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
记录人:张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