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成灰泪始干全诗的意思】“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然而,许多人只知其名,却未必真正理解其背后的诗意与情感。
原诗如下: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李商隐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之作,虽然没有明确写出爱情对象,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某个人深切的眷恋与无奈。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
“春蚕到死丝方尽”,比喻自己像春蚕一样,直到生命终结,仍在不断吐丝,象征着对爱情的无私奉献和永不放弃;“蜡炬成灰泪始干”,则用蜡烛燃烧至尽、泪水流干来比喻内心的痛苦与坚持,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两句诗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更因为它们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仅是对爱情的描写,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奉献与牺牲。无论是对爱情、事业还是理想,只要心中有信念,就应该像春蚕一样坚持到底,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像诗句中所描绘的那样,坚持到底,直至“泪干”、“成灰”,也要保持那份初心与执着。
总之,“蜡炬成灰泪始干”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与追求,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正是这种代价,让一切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