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口服氨甲环酸片配合光子照射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多发于面部,对患者的外观和心理状态造成一定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治疗方法被应用于黄褐斑的临床干预中。本文旨在探讨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光子照射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实际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黄褐斑;氨甲环酸;光子照射;联合治疗;临床观察
一、引言
黄褐斑,又称“肝斑”或“妊娠斑”,主要表现为面部对称分布的深褐色斑块,常见于女性群体,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其成因复杂,涉及内分泌、遗传、日晒及药物等多种因素。目前,针对黄褐斑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外用药膏、激光治疗、化学剥脱等,但单一疗法往往存在疗效不明显或复发率高的问题。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协同作用的综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6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25至45岁,均为女性,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系统性药物治疗或激光类治疗。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光子照射)与实验组(口服氨甲环酸片+光子照射)。治疗周期为8周,每两周进行一次评估。
三、治疗方法
1. 对照组:采用光子照射治疗,每周1次,每次持续15分钟,共进行4次。
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口服氨甲环酸片1g,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8周。
四、疗效评估
采用国际通用的色素沉着评分系统(PASI)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主观感受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
五、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和颜色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7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仅达到45%。此外,实验组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该联合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六、讨论
本研究表明,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光子照射在黄褐斑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抗纤溶药物,能够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减少色素沉积;而光子照射则通过选择性破坏色素颗粒,促进皮肤自我修复。两者联合使用,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复发率。
七、结论
综上所述,口服氨甲环酸片配合光子照射在黄褐斑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该疗法的长期效果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此处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