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原文、翻译对照】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婴宁》一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性描写而广受赞誉。本文将对《婴宁》的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进行对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的内涵。
一、原文
婴宁
王子服,莒人,性疏狂,不羁。母卒,葬于城南。有女曰婴宁,年十六七,容色绝代,居近其墓。王见之,悦而求聘,父母许之。既婚,妇善笑,每见人则笑,笑不止。王问其故,妇曰:“我非人,乃狐也。”王惊,欲避之。妇曰:“吾已嫁汝,岂可弃之?但汝勿惧,我无害意。”
王遂安之。妇日与王嬉戏,笑语盈盈,家道渐兴。然妇性喜花,常采花为饰,或以花赠人。王亦乐之。后妇生一子,名曰“阿宝”,聪慧过人。王母病,妇为之煎药,甚孝。王父亦爱之,称其为“贤妻”。
一日,妇忽告王曰:“吾将去矣。”王泣曰:“何故?”妇曰:“吾本山中狐,今已成家,不宜久留。”王悲泣,妇笑曰:“勿忧,我自会来。”遂辞去。王日夜思念,终未再见。
二、现代汉语翻译
婴宁
王子服是莒地人,性格豪放不羁。母亲去世后,被安葬在城南。附近住着一个名叫婴宁的女子,年龄大约十六七岁,容貌极其美丽,住在离墓不远的地方。王子服见到她后,非常喜欢,便向她的父母提亲,父母答应了。两人结婚后,妻子总是喜欢笑,每次见到别人就忍不住笑个不停。王子服问她为什么总笑,她说:“我不是人类,是一只狐狸。”王子服听了很惊讶,想要躲开她。妻子却说:“我已经嫁给你了,怎么能抛弃你呢?只是你不要害怕,我没有恶意。”
王子服于是安心下来。妻子每天和他一起玩耍,笑声不断,家里逐渐兴旺起来。然而,妻子特别喜欢花,常常采摘花朵来装饰自己,或者送给别人。王子服也很喜欢她。后来,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阿宝,聪明伶俐。王子服的母亲生病时,妻子亲自煎药,非常孝顺。王子服的父亲也十分喜爱她,称她为“贤惠的妻子”。
有一天,妻子突然对王子服说:“我要离开了。”王子服哭着问:“为什么?”妻子说:“我原本是山中的狐狸,现在已经成家,不能再久留了。”王子服伤心地哭泣,妻子笑着说:“别担心,我会回来的。”说完便离开了。王子服日夜思念,却再也没有见过她。
三、总结
《婴宁》通过王子服与狐女婴宁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与异类之间的情感纠葛与伦理冲突。文中婴宁虽为狐妖,却展现出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柔,体现了蒲松龄对“人”与“非人”界限的模糊处理,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赞美。
通过原文与翻译的对照,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感受到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妙与深意。希望这篇对照文章能为读者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