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话桑麻的全诗】在中华古典诗词的浩瀚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它们或抒情、或写景、或言志,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寄托。“把酒话桑麻”这句诗,虽不似“明月松间照”那般广为流传,却也蕴含着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情趣。那么,“把酒话桑麻”的全诗到底是什么?它出自哪位诗人之手?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呢?
“把酒话桑麻”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拜访老友,置身田园之中,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情景。诗中“把酒话桑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桑麻”是古代农事的代称,象征着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而“把酒”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整句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意盎然的田园之中,耳边是鸟鸣声声,眼前是青山绿水,心中是悠然自得。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更是一种理想人生的写照。在现代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所困扰,而“把酒话桑麻”所传达的,正是那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因此,当我们读到“把酒话桑麻”时,不只是在欣赏一句诗,更是在感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灵的归宿。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脚步,与亲友相聚,品味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总之,“把酒话桑麻”的全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