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尾巴,总是那么温柔又略带寒意。它不像严冬那样冷得刺骨,也不像初春那样充满生机,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晚冬。
清晨推开窗户,一阵清冷的风迎面而来,带着些许泥土和枯叶的气息。天空灰蒙蒙的,阳光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偶尔透出一丝微弱的光,像是在试探着春天的脚步。地面上还残留着一层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仿佛是大自然最后的低语。
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只麻雀在树枝间跳跃,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也在等待春天的到来。路边的树木虽然还没有发芽,但枝条却显得比之前柔软了许多,仿佛在悄悄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生命。
走在校园里,我看到操场上有些同学正在晨跑,他们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显得格外清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课文,声音整齐而有力,仿佛要把这寒冷驱散。老师讲到“春天来了”,大家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脸上浮现出期待的笑容。
晚冬虽然寒冷,但它也带来了别样的美。它像一位沉默的画家,用淡淡的色彩勾勒出季节交替的痕迹。那一片片落叶、一缕缕阳光、一声声鸟鸣,都在诉说着冬天即将过去的讯息。
我觉得,晚冬就像是人生中的一段过渡期,虽然还不够温暖,但已经能看到希望的光芒。它提醒我们,无论现在的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坚持下去,春天终会到来。
晚冬虽冷,心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