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城镇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供水管网漏损现象尤为突出,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增加了供水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特制定本《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指导和规范相关工作。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日常维护管理。同时,对于已投入使用的供水管网,也应参照本标准进行评估与改进。
二、基本原则
1. 科学性: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确保漏损控制措施具有可行性。
2. 经济性: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实施成本。
3. 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4. 安全性:保障供水安全,防止因漏损导致的水质污染等问题。
三、主要技术要求
1. 管道材质选择
- 推荐使用高强度、耐腐蚀性强的新型材料作为供水管道的主要材质。
- 对于老旧管道,应及时更换或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2. 设计阶段
- 合理规划管网布局,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铺设。
- 设置必要的压力监测点,实时监控管网运行状态。
3. 施工质量控制
-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 完成后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渗漏现象发生。
4. 运行维护
- 定期开展巡查巡检活动,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隐患。
-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衡量各地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的成效,建立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
- 漏失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
- 单位长度管道年均维修次数;
- 用户投诉率;
- 管网覆盖率等。
五、实施步骤
1.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分工。
2.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3. 定期组织培训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做法,推广先进管理模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积极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这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为构建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作出贡献!
以上内容仅为征求意见稿,请各位专家同仁审阅后给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