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5-05-25 12:23:49

问题描述: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阅读答案及翻译,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5 12:23:49

在古代智慧的长河中,有一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资治通鉴》,是唐代魏征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的谏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能够让人明辨是非,而只相信单一的观点则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这一智慧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原文如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而况于明哲乎!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阅读理解问题:

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 这句话出自哪部著作?

3. 它是谁对谁说的话?

参考答案:

1. 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可以使人明智,而只听信一面之词则容易导致糊涂。

2.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

3. 这是唐代魏征对唐太宗李世民说的话。

翻译:

臣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必须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流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国家安定,必须积累道德和正义。如果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流长远,根基不稳却想树木茂盛,道德不厚却想国家安定,即使是愚钝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作为一国之君,承担着国家的重任,身处广阔天地之间,如果不考虑居安思危,不以节俭来戒除奢侈,那么聪明的人会献出他们的计谋,勇敢的人会尽全力,仁慈的人会传播恩惠,忠诚的人会献出他们的忠心;更何况明智的人呢!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没有不因深切忧虑而治理有方的,但成功之后却往往失去了美德。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护天下却显得不足,为什么呢?处于深切忧虑之中时,一定会诚心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就会放纵情感,轻视他人。诚心诚意对待下属,即使相隔遥远也会团结一心;轻视他人,即使是亲人也会形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峻法来约束,用威势来震慑,但最终只是勉强避免了惩罚而不心悦诚服,表面恭敬而内心不服。怨恨不在大小,最可怕的是人心;人民如同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应当深深警惕。

以上是对《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阅读理解以及翻译,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深刻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