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振聋发聩,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名句。这四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更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原文如下: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
杜甫在这首诗中以他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深沉的人文情怀,将贵族生活的奢靡与普通百姓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朱门内,酒香肉臭,富贵人家的生活如同天堂;而门外的路上,却有被冻死的贫苦百姓,生命如草芥般脆弱。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荣枯咫尺异”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差距之大。贵族的荣华富贵与百姓的贫困潦倒仅仅一步之遥,但却仿佛隔绝了一个世界。杜甫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
最后一句“惆怅难再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杜甫感到深深的忧愁和遗憾,他无法用言语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惆怅,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息,更是对整个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反思。
杜甫的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社会图景的描绘,更是一声震耳欲聋的警钟。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关注弱势群体、追求社会公平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让我们铭记这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中汲取力量,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