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唐代诗人刘希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代悲白头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哀伤。
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翻译:
在洛阳城东,桃花和李花盛开,花瓣随风飘散,不知会落在哪家庭院。洛阳城中的女子爱惜自己的容颜,在看到落花飘零时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今年的花朵凋谢后,花的颜色已经改变;到了明年,新开的花朵又会有谁陪伴呢?我已看见坚韧的松柏被砍伐成为柴薪,也听说曾经肥沃的桑田如今已化作汪洋大海。往昔的古人不再回到洛城东,而今天的我们只能对着落花吹拂的微风感怀。
每年春天,花朵依旧相似,但岁月流转,人间的面孔却早已更换。我想告诉那些正值青春年少、容光焕发的人们,应该同情那些曾经风华绝代却已垂垂老矣的老人。这位老人如今满头白发,真是令人怜悯啊!他过去也曾是年轻俊美的少年郎。那时候,他在贵族子弟聚集的芳树之下,听着清脆的歌声,看着曼妙的舞蹈,这一切都发生在落花纷飞的时节。
昔日,他出入于达官显贵的府邸,那里装饰着华丽的锦绣,建筑上绘满了神话故事般的壁画。然而,一旦生病卧床,无人问津,春天的欢乐生活又该寄托于何方呢?
美丽的容颜又能维持多久呢?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转眼间便已是鹤发苍苍、鬓发如霜。只要看看历史上那些繁华的歌舞之地,如今只剩下黄昏时分鸟儿的哀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并对人生的起落变化抱有豁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