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字什么意思解释
【斛字什么意思解释】“斛”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常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了解古代度量衡体系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斛”字的详细解释。
一、
“斛”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主要用于衡量谷物、粮食等。在不同朝代,“斛”的具体容量有所不同,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10斗(即100升)。在古代社会中,斛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量工具,也常用于赋税、交易等重要场合。
此外,“斛”字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如“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斛”虽不常见,但其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古人对量具的关注与重视。
二、表格展示
字符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含义说明 | 使用场景 | 相关词语 |
斛 | hú | 斤 | 10 | 古代容量单位,多用于粮食 | 赋税、交易、文学 | 斛斗、斛米 |
一斛约等于10斗(100升) |
三、拓展说明
在古代,斛的使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农业社会中,它是衡量收成和征税的重要标准。例如,在唐代,“一斛”大约等于50公斤左右的谷物;到了明清时期,斛的容量有所变化,但基本仍保持在10斗的范围之内。
此外,“斛”字也常被用作人名或地名,如“斛山”、“斛氏”等,体现出其在历史上的文化影响。
四、结语
“斛”虽然不是现代常用字,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斛”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度量衡体系,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以上就是【斛字什么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