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及”是一个常见的虚词,用法多样,意义丰富。它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或副词,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来判断。以下是对“及”在文言文中的主要意思的总结,并附上表格以方便查阅。
一、
“及”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词:到达、赶上
- 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到达,如“及第”、“及门”。
-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其妻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这里的“及”表示“到达”。
2. 介词:等到……的时候
- 引出时间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到……时”。
- 如:“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及”意为“等到”。
3. 连词:以及、和
-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以及”。
- 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及”表示“以及”。
4. 副词:达到、到了……程度
- 表示某种状态或程度的实现。
- 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帝乃召衡拜为侍中。”(《张衡传》)——此处“及”未直接出现,但类似结构中“及”可表示“达到”。
5. 代词:至于
- 在某些情况下,“及”可引出话题,相当于“至于”。
- 如:“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及至”即“至于”。
二、表格总结
词性 | 用法 | 例句 | 释义 |
动词 | 到达、赶上 | “及第”、“及门” | 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到达 |
介词 | 等到……的时候 | “及鲁肃过寻阳” | 引出时间点,相当于“等到” |
连词 | 以及、和 | “及郡下,诣太守” | 表示并列关系 |
副词 | 达到、到了……程度 | —— | 表示状态或程度的实现 |
代词 | 至于 | “及至始皇” | 引出话题,相当于“至于” |
三、结语
“及”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词语,其意义多变,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准确理解。掌握“及”的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通过学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古文的语言魅力。
以上就是【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