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残保金怎么计算
【2019年的残保金怎么计算】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而设立的一项政策性基金。企业根据其在职职工人数和应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按年度缴纳一定金额的残保金。2019年,相关政策在部分省市进行了调整,具体计算方式也有所变化。
下面将对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方式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基本概念
- 残保金: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时,需向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缴纳的费用。
- 安置比例:一般为1.5%,部分地区可能有不同要求。
- 计算基数:通常以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基础,或以职工人数乘以当地平均工资计算。
二、计算公式
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 应缴残保金 = (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 安置比例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 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 缴费月份
其中:
- 单位在职职工总数:指企业当年实际在岗职工人数。
- 安置比例:全国一般为1.5%。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指企业当年实际安排的残疾职工数量。
- 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地方规定,各地不同。
- 缴费月份:通常为全年12个月。
三、适用范围
- 适用对象: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 免征条件: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微企业、新办企业、安置残疾人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可享受减免或免征。
四、2019年重点变化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安置比例 | 全国统一为1.5%,部分省份略有调整 |
计算基数 | 部分地区采用“职工工资总额”或“职工人数×当地平均工资” |
减免税政策 | 小微企业、新办企业、安置残疾人超比例的企业可享受减免 |
缴费时间 | 一般在每年3月至6月之间完成申报和缴纳 |
五、示例计算(假设)
项目 | 数值 |
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 100人 |
安置比例 | 1.5% |
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 | 1人 |
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 2000元 |
缴费月份 | 12个月 |
计算过程:
1. 应安排残疾人人数 = 100 × 1.5% = 1.5人
2. 差额 = 1.5 - 1 = 0.5人
3. 应缴残保金 = 0.5 × 2000 × 12 = 12,000元
六、注意事项
- 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或税务局。
- 企业应按时申报并缴纳残保金,避免因逾期产生滞纳金。
- 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能减轻缴费负担,还能体现社会责任感。
七、总结
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主要依据企业的在职职工人数和残疾人安置比例,通过差额计算得出应缴金额。企业在进行计算时,应结合当地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以降低缴费压力,同时履行社会责任。
如需更详细的计算方式或政策解读,建议查阅《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
以上就是【2019年的残保金怎么计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