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刷子李》(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作者:野兽有点胖

《刷子李》(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性格独特的人物特点。

2.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与鉴赏力。

3.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过程实录

1. 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刷子李》。你们知道“刷子李”是谁吗?他为什么被称为“刷子李”呢?有没有同学听说过这个人物?

生:老师,我好像在课本上看到过,他是专门刷墙的师傅。

师:没错,但“刷子李”可不是一般的刷墙师傅,他的手艺非常高超,甚至有点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人物,看看他是如何用一把刷子赢得尊重的。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 文中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 “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生: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叫“刷子李”的人,他刷墙的技术特别好,连衣服都不沾一点灰。

生:我觉得他很自信,甚至有点骄傲,因为他相信自己刷墙时不会出错。

师:很好,大家都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再来深入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刻画“刷子李”这个人物的。

3.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5分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刷子李”动作、语言、外貌等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文中有一句“他刷墙的时候,手臂一甩,石灰就均匀地洒在墙上,没有一丝瑕疵。”这句话说明他动作非常熟练,技术高超。

生:“刷子李”说话时总是带着一种自信,比如他说“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说明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师:非常好!这些细节描写让“刷子李”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刷子李”是一个技艺精湛、自信满满、个性鲜明的民间艺人。

4.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0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刷子李”要立下这样的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学生自由发言)

生:因为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严格标准,这样他才能不断进步。

生:可能他还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别人信服他。

师:是的,这种高标准不仅体现了他的职业操守,也反映出他对技艺的敬畏之心。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像“刷子李”一样,对待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负责。

5.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5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刷子李”这样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比如我的爷爷,他做木工活特别细致,从不马虎。

生:我们班的班长做事特别认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师:非常好!无论是传统手艺人还是现代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像“刷子李”一样,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追求的人。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刷子李》这篇课文,了解了一个技艺高超、性格独特的民间艺人形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明白了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和自信心。希望大家今后能以“刷子李”为榜样,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四、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身边一位技艺高超或做事认真的人,要求写出他的特点和让你敬佩的地方。

2. 阅读冯骥才的其他作品,如《俗世奇人》,感受更多民间艺人的风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展开,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分析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设计更多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