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伐树记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作者:石一说玉

伐树记原文及翻译】在古代文人笔下,自然与人文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与哲思。《伐树记》便是这样一篇以树木为载体,寄托作者情感与思考的散文。文章虽短,却蕴含深意,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原文:

余尝游于南山之下,见一古木,枝叶繁茂,根深蒂固,其势若山,其形若龙。予心甚爱之,遂立誓不伐。然岁久年深,风霜侵蚀,枝干渐枯,叶落无几。一日,忽有樵夫至,欲伐之以为薪。予闻而骇,急往止之,曰:“此木非可轻伐也,其根已深,其气已厚,岂可因一时之利而毁之?”樵夫笑曰:“君之言诚善,然此木已朽,徒耗地力,不如伐之,以利众人。”予默然,终不能夺其斧。

后数年,山中大火,烈焰冲天,众木皆焚,惟此古木独存,其根未损,其叶未焦。乡人皆惊,谓其神异。予乃叹曰:“树之性,岂可轻视?其生也柔,其死也坚;其荣也盛,其衰也隐。若能识其本,何患不兴?”

翻译:

我曾经游览南山脚下,看见一棵古老的树木,枝叶繁茂,根基深厚,气势如同山岳,形态宛如巨龙。我非常喜爱它,于是发誓不砍伐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侵蚀,枝干逐渐枯萎,叶子也所剩无几。有一天,一个樵夫来到这里,想要砍伐这棵树作为柴火。我听说后感到震惊,急忙前去阻止他,说:“这棵树不是可以轻易砍伐的,它的根已经很深,它的气韵也很雄厚,怎能因为一时的利益就毁掉它呢?”樵夫笑着说:“您说得确实有道理,但这棵树已经腐朽了,白白浪费土地,不如砍了它,为大家带来好处。”我沉默不语,最终没能阻止他用斧头。

几年之后,山中发生了大火,火焰冲天,所有的树木都被烧毁,唯独这棵古树安然无恙,它的根没有受到损伤,叶子也没有被烧焦。乡人们都感到惊讶,认为它非常神奇。我于是感叹道:“树木的本性,怎么可以轻视呢?它生长时柔弱,死亡时却坚韧;它繁茂时盛大,衰败时却隐忍。如果能够认识它的本质,又何必担心它不会复兴呢?”

结语:

《伐树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文章,更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一棵古树的命运,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篇文章的启示更加值得我们深思: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珍视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我们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