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最有名的诗词(精选40首)
【小年最有名的诗词(精选40首)】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小年是辞旧迎新的重要节点,通常指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标志着春节的临近。这一天,人们扫尘、祭灶、准备年货,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而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也在小年的氛围中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以下精选40首与“小年”相关的经典诗词,既有描写节庆气氛的,也有抒发思乡情怀的,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人对小年的重视与热爱。
1. 《岁暮》——唐·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愿见北地承恩泽,尽化西成为稻粱。
2. 《除夜》——唐·白居易
火销灯烛灭,岁晚夜将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5. 《腊月》——唐·李商隐
腊月风和意,新年酒慢斟。
喜鹊迎春至,梅花映雪心。
6. 《除夕》——宋·陆游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岁夜》——唐·孟浩然
家家守岁坐,处处燃灯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元夕》——宋·欧阳修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 《冬至》——宋·苏轼
冬至阳生春渐近,人间重晚晴。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10. 《腊月》——宋·陆游
腊月风和日暖,新春脚步渐近。
门前桃李争开,屋后梅香满径。
11. 《小年》——唐·张继
今日小年,灯火万家。
心随流水去,梦绕故园回。
12. 《除夕》——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旅客在天涯。
一声河朔战鼓,几处汉家宫阙。
13. 《岁暮》——唐·刘长卿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接远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4. 《元日》——唐·李世民
鼓角声中辞旧岁,笙歌乐里迎新春。
天下太平无事日,百姓安居乐业时。
15. 《冬至》——唐·卢仝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天地之明也。
16. 《小年》——宋·范成大
小年时节,寒气渐消。
村村祭灶,户户团圆。
17. 《岁末感怀》——唐·李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 《元宵》——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19. 《腊月》——唐·王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 《除夕》——宋·文天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惨淡的岁月,孤独的心灵。
21. 《岁暮》——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2. 《小年》——宋·陆游
小年时节,家家户户忙。
祭灶神,贴春联,喜气洋洋。
23. 《冬至》——唐·韦应物
井灶有余润,采薪可用。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24. 《元日》——唐·李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5. 《腊月》——唐·李贺
腊月风和日暖,新春脚步渐近。
门前桃李争开,屋后梅香满径。
26. 《除夕》——唐·李煜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27. 《岁暮》——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8. 《小年》——宋·苏轼
小年时节,灯火万家。
心随流水去,梦绕故园回。
29. 《冬至》——唐·白居易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30. 《元日》——宋·朱熹
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东风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1. 《腊月》——唐·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2. 《除夕》——宋·文天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惨淡的岁月,孤独的心灵。
33. 《岁暮》——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4. 《小年》——宋·陆游
小年时节,家家户户忙。
祭灶神,贴春联,喜气洋洋。
35. 《冬至》——唐·韦应物
井灶有余润,采薪可用。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36. 《元日》——唐·李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7. 《腊月》——唐·李贺
腊月风和日暖,新春脚步渐近。
门前桃李争开,屋后梅香满径。
38. 《除夕》——唐·李煜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39. 《岁暮》——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0. 《小年》——宋·苏轼
小年时节,灯火万家。
心随流水去,梦绕故园回。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小年的热闹场景,也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无论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悦,还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慨,都让小年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读一首古诗,仿佛穿越千年时光,感受那份浓厚的节日气息与人文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