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解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与国有企业
【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解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与国有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审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已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在近期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围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与国有企业”的审计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政策执行的效果。因此,强化对这些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宝厚强调,审计不仅是对财务数据的核查,更是一种制度性的监督机制。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领导干部在决策、管理、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组织部门提供干部考核和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时,审计结果也能为完善相关制度、提升治理效能提供参考。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服务社会民生等多重职责。然而,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部分企业也暴露出管理不规范、资产流失等问题。对此,孙宝厚表示,必须加强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
他还提到,未来审计工作将更加注重“精准化”和“常态化”。一方面,要结合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廉洁从政。
总体来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公正、透明的审计工作,不仅能够促进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也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孙宝厚的解读,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指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