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岁暮归南山》赏析
【孟浩然诗《岁暮归南山》赏析】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对仕途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岁暮归南山》便是其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诗作,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岁暮归南山》全诗如下: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写于岁末,诗人因仕途受阻,心灰意冷,决定归隐南山,回归乡居生活。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无奈情绪,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的眷恋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首联“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点明了诗人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决心。“北阙”指朝廷,“休上书”表示不再向皇帝进言或求取功名;“南山”是诗人故乡所在,象征着归宿与安宁。这一联简洁而有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颔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自认为才疏学浅,无法得到圣明君主的重用;又因身体多病,导致旧友渐疏,孤独无依。这两句诗语气温婉却充满自嘲,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客观描述,也暗含对命运不公的感叹。
颈联“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映射人生的衰老与时间的流逝。“白发”象征年迈,“青阳”指春气,这里借以表达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慨。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心中充满忧虑与不安。
尾联“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则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彻夜难眠,思绪万千,窗外松影摇曳,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这里的“松月”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思索与对未来的迷茫。
总体来看,《岁暮归南山》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孟浩然对仕途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挣扎与矛盾。诗中的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相互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与艺术感染力。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失意文人的叹息,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孟浩然以他特有的淡泊与从容,将个人的遭遇升华为普遍的人生体验,使得这首诗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后世读者心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