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大气压
【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大气压】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大气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关于“大气压”的典型试题,并按照题型和知识点进行分类汇编,便于学生系统复习和巩固。
一、大气压的基本概念
大气压是指地球表面由于空气的重量而产生的压力。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25帕斯卡(Pa),通常用符号“atm”表示。在考试中,常以托里拆利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形成原因的理解。
例题:
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6cm,则此时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取g=10N/kg,ρ水银=13.6×10³ kg/m³)
解析: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 = ρgh,代入数据可得:
P = 13.6×10³ kg/m³ × 10 N/kg × 0.76 m = 1.0336×10⁵ Pa,即约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二、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高处空气密度较小,单位面积上空气的质量减少,导致压强下降。这一知识点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变化规律的理解。
例题: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
A. 水从高处流下
B. 吸盘能贴在墙上
C. 飞机起飞时升力产生
D. 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会破裂
解析:
正确答案为B和D。吸盘利用大气压将自身固定在墙面;气球上升时,外部大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导致气球膨胀甚至破裂。
三、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例如:
- 吸管喝水:当人用吸管吸水时,口腔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嘴中。
- 高压锅:通过增加锅内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加快食物烹饪速度。
- 抽水机:利用大气压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例题:
使用抽水机抽水时,如果抽水机安装的位置高于水面,是否还能正常工作?为什么?
解析:
不能正常工作。因为抽水机依靠大气压将水吸入泵内,当抽水机位置高于水面时,水无法被有效吸入,因此无法抽水。
四、实验探究题
中考中常出现与大气压相关的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归纳能力。
例题:
某同学在做“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时,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置在水中,发现水没有流出。请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
解析:
这是因为塑料瓶内的水被大气压支撑着,同时瓶口被水密封,使得瓶内外气压相等,从而阻止水流出。该实验直观地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
五、综合应用题
此类题目往往结合多个知识点,如气体压强、液体压强、温度变化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和空气,当温度升高时,容器内的气压如何变化?为什么?
解析:
当温度升高时,容器内的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碰撞频率和力度增大,导致气压上升。同时,水蒸气也会增多,进一步影响整体压强。
六、总结
通过对近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大气压”相关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知识点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应用实例、实验探究以及综合应用。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解大气压的形成原理,掌握常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并通过大量练习提升解题能力。
希望本篇分类汇编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