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快闪串烧舞蹈教学教案】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对象:
5—12岁儿童(可根据年龄分班)
三、课程目标:
1. 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与表现力。
2. 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
3. 通过快闪形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舞台表现力。
4.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础舞蹈动作。
四、课程时长:
每节课60分钟,共8节课(可灵活调整)
五、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热身与基础动作练习
- 热身运动:头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
- 基础步伐:踏步、侧步、交叉步、跳跃等
- 音乐选择:轻快的儿歌或流行音乐片段
-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 + 学生模仿 + 分组练习
第二课:节奏感训练与简单组合
- 节奏游戏:拍手、跺脚、打节拍
- 简单舞蹈组合:结合前几节课所学动作编排小段落
- 目标:增强节奏感,提升动作连贯性
第三课:快闪舞蹈概念讲解与风格介绍
- 快闪舞蹈的定义与特点:快速切换动作、情绪变化、集体表演
- 观看视频案例:了解不同风格的快闪舞蹈(如街舞、现代舞、民族舞等)
- 引导学生思考:喜欢哪种风格?想怎么表达?
第四课:动作编排与节奏配合
- 根据选定的音乐进行动作设计
- 将动作分为几个小段,逐步教授
- 强调动作与音乐的匹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第五课:小组合作练习与排练
- 分组练习:每组4—6人,轮流担任领舞或跟跳
- 教师指导:纠正动作、调整队形
- 激发创意: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小动作或表情
第六课:完整排练与细节打磨
- 进行整套舞蹈的连贯练习
- 注重动作的流畅性与整体效果
- 加入服装、道具等元素,提升舞台表现力
第七课:模拟演出与反馈
- 在教室或小型舞台上进行模拟演出
- 拍摄视频作为记录
- 学生互相点评,教师给予鼓励与建议
第八课:成果展示与总结
- 正式演出: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观看
- 表演结束后进行简短总结
- 颁发“小小舞者”证书或奖状,增强成就感
六、教学准备:
- 音响设备、背景音乐
- 舞蹈服、头饰、道具(如彩带、帽子等)
- 教学PPT或视频素材
- 教师示范用镜面墙或空旷场地
七、教学特色:
- 融合趣味性与专业性,激发孩子兴趣
- 强调团队协作与个性表达
- 以快闪形式增强表演的感染力与互动性
八、注意事项:
- 注意安全,避免剧烈动作造成受伤
- 关注每个孩子的参与度与情绪变化
- 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营造轻松氛围
九、延伸活动建议:
- 组织班级舞蹈比赛或亲子互动环节
- 制作舞蹈视频并上传至平台分享
- 开展舞蹈主题绘画、音乐欣赏等活动,丰富课程内容
十、结语:
通过本课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舞蹈动作,更在过程中收获了自信、快乐与友谊。快闪舞蹈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展现儿童的天真与创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舞台上的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