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作者:张宏明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极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以辞藻华美、意境深远著称。其中,《马嵬》一诗,是他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解读与情感抒发,借古讽今,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

一、原诗原文

李商隐《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全诗翻译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人们只听说在遥远的海外还有另一个世界,但来世的命运却无法预知,今生已经注定结束。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耳边只听到禁军夜间巡逻的梆子声,再没有宫中侍从报晓的时辰。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这一天,六军不愿前行,停下马匹;而当年他们却在七夕之夜嘲笑牛郎织女的爱情。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为什么做了四十年的皇帝,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家的丈夫能拥有幸福的婚姻?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背景,借“马嵬坡”之变,表达了作者对权力、爱情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1. 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诗人用一种虚幻的语气,暗示唐玄宗虽身居高位,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这种“他生未卜”的无奈,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2. 宫廷生活的变迁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宫廷生活如今已成过往。禁军的巡逻声取代了往日的安宁,象征着皇权衰落与宫廷秩序的崩塌。

3. 爱情与权力的冲突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一联对比强烈:昔日夫妻恩爱,笑谈牛郎织女,而今却因兵变被迫分开,甚至不惜牺牲爱人的性命。这不仅是爱情的悲剧,更是权力与责任之间的矛盾。

4. 讽刺与批判

最后两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表面上写的是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幸福,实则暗含对帝王昏庸、国事荒废的批评。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四、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全诗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情感。

- 对比手法运用巧妙:通过“昔日”与“今日”、“爱情”与“权力”、“帝王”与“平民”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借古讽今,寓意深刻:李商隐并未直接抨击时政,而是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传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

五、结语

《马嵬》不仅是一首描写历史悲剧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讽刺意味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权力的巅峰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爱情与责任之间的抉择,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沉重。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