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简称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GER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GER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这个位于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防止胃酸反流,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肥胖、妊娠、吸烟或饮食不当等,该肌肉可能松弛或无法正常闭合,导致胃酸和食物倒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和不适。
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哮喘样症状,这被称为“非典型 GERD 表现”。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不加以控制,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甚至食管癌。
诊断 GERD 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以及一些辅助检查。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其中,胃镜不仅能够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变化,还能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
治疗 GERD 的目标是缓解症状、促进食管黏膜修复,并预防并发症。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基础,如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餐后立即躺卧等。药物治疗方面,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症状。对于部分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胃底折叠术,以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也可能在 GERD 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加重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联合心理干预。
总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及时就医、坚持治疗、调整生活习惯,是应对 GERD 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