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幼儿中班音乐教案:布丁扭扭舞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中班音乐教案:布丁扭扭舞教学设计,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07:39:52

幼儿中班音乐教案:布丁扭扭舞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

2. 能力目标:通过模仿和创编动作,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力。

3. 认知目标:了解“扭扭舞”这一简单舞蹈形式,感受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活动准备:

- 音乐《布丁扭扭舞》(可选用节奏轻快、旋律有趣的儿歌)

- 布丁玩具或图片若干

- 空间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 舞蹈服装或宽松衣物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布丁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布丁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布丁的特点,如“软软的”、“甜甜的”、“可以吃”等。接着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一听这段音乐像不像布丁在跳舞?

2. 欣赏与感受(5分钟)

播放《布丁扭扭舞》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提问:“你听到什么声音?感觉怎么样?”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很快乐”、“想动起来”。

3. 学习基本动作(10分钟)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示范“布丁扭扭舞”的基本动作,如:

-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左右轻轻摆动,模拟布丁摇晃的样子;

- 低头、抬头、转圈,模仿布丁的“扭扭”动作;

- 用手掌拍打身体不同部位,配合节奏进行律动。

引导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布丁舞”。

4. 创编与表现(10分钟)

分组进行自由创编,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想象,为布丁设计不同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积极反馈。

完成后,请每组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布丁扭扭舞”,其他小朋友可以鼓掌鼓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动作,表扬他们的表现,并提问:“你觉得布丁跳舞有趣吗?下次你还想怎么跳?”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舞蹈,也可以尝试用其他食物来编排舞蹈,增强亲子互动。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和道具,让幼儿继续探索舞蹈的乐趣;

- 结合美术活动,画出自己心中的“布丁舞”;

-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家庭舞蹈游戏。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布丁扭扭舞”为主题,通过音乐、动作、想象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同时,也发现了部分幼儿在节奏感方面还需加强,今后可在日常活动中多进行节奏训练,提升整体表现力。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确保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