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小时了了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25-06-17 02:46:27作者:嗳嗳呦喂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经典的古文篇章流传至今,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篇广为人知的古文——《小时了了》。

原文如下: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家君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应声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篇古文讲述了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融(字文举)小时候的一段趣事。年仅十岁的孔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成功地进入了当时名望极高的李元礼的府邸,并且通过巧妙的回答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

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元礼非常有名,担任司隶校尉。只有那些才华出众或与他有亲戚关系的人才能被允许进入他的府邸。孔融到了门口,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之后,孔融得以入内就座。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与您的祖先老子有过师生之谊,因此我们两家世代都是友好往来的关系。”李元礼以及其他宾客无不对此感到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也来了,有人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他,陈韪说道:“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能有所作为。”孔融立刻回应道:“想必您小时候一定也是十分聪慧的吧。”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孔融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反应敏捷,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从容不迫地展示自己的智慧。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何时何地,保持自信和冷静的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并且不要轻易下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发生改变和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