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晋国的地方,这里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贤人叫荀偃。他为人正直且聪明,深受百姓爱戴。然而,有一次他却因为一时的疏忽和轻诺寡信,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有一天,荀偃听说邻国发生了一场大饥荒,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决定伸出援手,帮助这些受难者渡过难关。于是,他召集手下商议对策,并决定从自己的粮仓中拨出一部分粮食支援邻国。
消息传出后,邻国的百姓欢欣鼓舞,纷纷感激荀偃的大恩大德。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对荀偃的承诺表示怀疑,认为这可能只是一句空话。毕竟,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许诺容易,兑现却很难。
面对质疑,荀偃拍胸脯保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一定说到做到!”他的豪言壮语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就在荀偃准备派人运送粮食的时候,晋国内部突然爆发了一场叛乱。为了平息内乱,荀偃不得不将原本准备送往邻国的粮食全部调拨过来,用于安抚内部局势。这一变故让原本满怀期待的邻国百姓失望至极,他们开始咒骂荀偃背信弃义。
尽管荀偃后来成功平定了叛乱,并再次筹集了足够的粮食运往邻国,但他的声誉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人们不再相信他的话,甚至有人嘲笑他“食言而肥”——即为了自己的利益违背承诺,反而让自己更加富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之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坚守承诺,不轻易许诺,更不能轻易违背。否则,即便得到了暂时的利益,也会失去长远的信任与尊重。
“食言而肥”从此成为了一句警示后人的成语,提醒我们凡事三思而后行,切勿因贪图眼前的小利而毁掉自己长远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