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诗词是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昭君怨·咏荷上雨》原文如下: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词以梦为引,通过描写梦中与现实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细腻的情感体验。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梦境画面:午睡时梦见自己泛舟于西湖花间,四周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西湖的水面笼罩在烟雾之中,如诗如画。然而,突然间急雨敲打着船篷,将诗人从美梦中惊醒。
下阕则转向现实,诗人睁开眼看到的是池塘中的荷叶上跳跃着的雨滴,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它们散开又重新聚集,最终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水洼,仿佛盛满了水银一般,反射出清澈的波光。这一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
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理解:
午后的梦里,我仿佛置身于西湖的花丛之间,那里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湖面上,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忽然一阵急雨袭来,打在船篷上发出声响,把我从梦中惊醒。
醒来后,我发现眼前的景色更加真实且迷人。池塘里的荷叶上,雨点像珍珠一样跳跃着落下,一会儿分散开来,一会儿又重新聚集在一起。这些雨滴最终形成了一个小水洼,就像装满了水银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映照出清澈的水面。
这首词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词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