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这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原文: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翻译:
傍晚时分,我从终南山下来,山间的明月仿佛随着我一同归来。回头望去,来时的小路在苍茫的山色中显得格外幽静。我与斛斯山人手牵手来到他的田园之家,他家的孩子们打开柴门迎接我们。走进小院,绿竹掩映着幽静的小径,青藤轻拂着我的衣衫。我们在田家欢声笑语,找到一处可以休憩的地方,一起饮酒畅谈。我高声吟诵着松林间传来的风声,直到歌声结束,夜空中的星星已经稀疏可见。我沉醉于这欢乐之中,而你也同样感到快乐,我们彼此陶醉,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次愉快的乡间之旅。诗的开头以“暮从碧山下”点明时间地点,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黄昏景象。随后通过“山月随人归”进一步渲染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下来的几联细致地描写了到达斛斯山人家的过程,从环境到人物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感。最后,“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李白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好诗,更是一首表现人与人之间真挚友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