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天地之间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万物都显得格外清透而静谧。在这样的日子里,古人常以诗抒怀,留下了许多描绘白露节气的优美七言诗句。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雁雁南还。”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他将白露时节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白露降临,花朵虽经霜打,却依然挺立枝头,没有完全凋零;而那阵阵凉风,正催促着大雁向南方迁徙。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物候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另一首流传甚广的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首诗中,“露从今夜白”点明了时令正是白露时节,而“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诗人身处异地,看到秋夜的白露和明月,心中涌起无限乡愁,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再如宋代词人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其中也有描写白露的句子:“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虽然这里的白露并未直接出现,但通过“衰草”这一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白露带来的萧瑟之感。而“画角声断谯门”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夜晚。
这些七言诗句,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都以白露为背景,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及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它们穿越千年岁月,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在阅读之时,既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