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设计

2025-06-04 17:15:58

问题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设计,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4 17:15:58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辛弃疾及其词作背景,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2. 理解并能够背诵这首词,并能赏析其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关注历史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的典故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词的艺术特色。

难点:把握词人借古讽今的情感倾向。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辛弃疾的生平及成就引入,激发学生对这位南宋著名词人的兴趣。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辛弃疾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词作?”然后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配乐朗诵全词,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情感氛围。

2.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词的大意。

(三)深入探究

1. 分析词作结构:

- 上阕:写景抒情,描绘了镇江北固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词人登高望远时的豪迈情怀。

- 下阕:通过回顾历史,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2. 探讨典故的意义: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引用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事迹,表明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暗示着英雄业绩终将随时间消逝。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提到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3. 欣赏艺术特色:

- 运用了大量的典故,使词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融景入情,情景交融,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辛弃疾为何选择在镇江北固亭写下这首词?

- 你认为词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五)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多读辛弃疾的作品,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风格。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辛弃疾其他词作,并尝试分析它们的主题思想。

以上就是关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