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范文 >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2025-06-04 00:43:44

问题描述: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4 00:43:4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则关于“推敲”的故事广为流传,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文字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深刻体现了汉语语言的艺术魅力。

相传唐代诗人贾岛在创作一首诗时,对于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始终难以定夺。他最初想用“推”字代替“敲”,但在反复吟诵后,觉得“敲”字更显意境深远,更能表达出夜晚宁静中的一丝灵动。然而,“推”字也有其独特的韵味,能体现出一种静谧而内敛的情感。最终,贾岛决定向当时的著名诗人韩愈请教。韩愈听罢,沉思片刻后认为“敲”字更为贴切,因为它不仅能表现出僧人访友的礼貌与谨慎,还能够打破夜空的寂静,增添了一份生动活泼的气息。自此,“推敲”一词便成为人们追求语言精准与完美的代名词。

原文如下: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如下:

The hermit’s dwelling is secluded with few neighbors nearby;

a grassy path leads into an overgrown garden.

Birds roost in the trees by the pond at night;

a monk knocks on the door under the moonlight.

Crossing the bridge divides the wilderness view;

moving stones stirs the roots of floating clouds.

I shall come back here for our rendezvous,

not to break my promise.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每一个字的选择都至关重要,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推敲”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和工作时应当秉持的一种态度——对待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负责,力求做到最好。

总结来说,“推敲”不仅仅是关于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汇那么简单,它代表了一种不断探索、勇于质疑并且持续改进的过程。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得以流传至今,并且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