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见府吏,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译文
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五里就盘旋一次。
她十三岁就能织出洁白的绸缎,十四岁学会裁剪衣服。
十五岁开始弹奏箜篌,十六岁熟读诗书。
十七岁时嫁给了你,从此心中常常感到悲伤。
你既然做了府中的官吏,坚守职责毫不动摇。
而我独自留在家中,与你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清晨鸡叫时我就开始织布,夜晚也未曾停歇。
三天能织出五匹布,可是婆婆还是嫌我慢。
并不是因为我织布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以胜任啊!
我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留在我这里也没有意义。
你可以告诉婆婆,趁早把我送回娘家吧。
听到这话,丈夫来到母亲面前说道:
我本来就没什么好的命运,幸好娶到了这样一个贤惠的妻子。
我们结婚以来一直同床共枕,即使在黄泉之下也要做朋友。
我们共同生活了两三年,说起来也不算太久。
她品行端正没有过错,为什么对你如此苛刻?
母亲听后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糊涂!
丈夫跪在地上请求道:
请允许我说一句话,母亲。
如果现在让我送走这个妻子,我一辈子也不会再娶。
母亲听了之后更加愤怒: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怎么敢帮着那个女人说话!
我已经失去了对她的信任,这件事绝不可能答应。
丈夫沉默不语,再次向母亲行礼后回到房间。
他举起手来,显得非常忧虑,两人之间的感情依然深厚。
回到家后,丈夫走进厅堂,进退之间都显得尴尬。
母亲看到儿子回来,女儿也整理好装束准备离开。
穿上绣花夹裙,梳妆打扮了好几遍。
脚上穿着精致的丝鞋,头上的玳瑁饰品闪闪发光。
腰间系着洁白的绸带,耳朵挂着明亮的耳环。
手指纤细如葱根,嘴唇红润如朱砂。
迈着轻盈的步伐,美丽得无可挑剔。
赏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通过讲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人幸福的压制。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面对压迫时的无奈与抗争。
诗中不仅有对爱情的赞美,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焦仲卿与刘兰芝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家庭关系复杂等问题。他们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此外,《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语言优美动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孔雀飞翔的姿态,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彷徨与不舍。
总之,《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警示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幸福。